一、 电气事故的分类 人、机物料、自然环境是电力生产的三要素,机物料内含有设备的高新技术成份,它客观上能预防一系列事故的发生,但人是这些设备的操作者和指挥者。所以说电气事故总体上分为两类:其一是人为责任事故; 其二是自然灾害事故。而人为责任事故又可分为: 误操作、误作业事故和突发性设备事故。自然灾害事故主要表现在不可抗拒的雷雨大风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对电力系统造成污闪、短路、接地事故,引发大面积停电,但这毕竟是少数,电力系统的主要事故就是人为责任事故。 二、误操作、误作业事故的预防 误操作、误作业事故是电气事故发生最多的一种,笔者所在单位曾发生过误拉、误合开关; 带负荷拉刀闸; 带电挂地线; 误入带电间隔; 设备检修完后遗留工具而送电,甚至还发生对变压器带电摇绝缘的恶性事故等,引起这些事故的都是人为原因。因此预防误操作事故有的发生,除了提高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水平以外,更重要的是用制度来约束和规范现场工作人员的行为,用经济杠杆来提高其责任心,严抓工作过程中各个环节,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对设备进行微机“五防”改造,用自动化和智能化来减少人为事故的发生。 (一)电气工作人员必须学习、掌握和运用《电业安全技术规程》。《安规》上的每一条都是经过血的教训积累和总结出来的,这一点必须充分认识到。 (二)抓过程、抓环节的落实。我们提出了“静思确认制”,具体内容就是“确认、确认、再确认,静思三秒,准确出手”,这包括了对“工作票”和“操作票”的确认,也包括了对操作过程和作业过程的确认。我们总结出了《运行工作人员十确认》、《检修作业人员十确认》和《电气安全作业十不准》。 《运行工作人员十确认》: 1、 劳保用品穿戴是否齐全、规范。 2、 所操作的设备是否与操作票上的设备名称和编号一致。 3、 开关的分、合位置是否清楚。 4、 所做安全措施的设备部位是否停电。 5、 所挂接地线的位置是否正确。 6、 所挂的安全警示牌是否是工作间隔。 7、 工作间隔的门锁是否打开,与工作间隔相邻间隔的门是否锁好。 8、 送电前安全措施是否拆掉。 9、 所要送电的设备上是否留有其它物品。 10、操作程序的编写是否正确。 《检修工作人员十确认》: 1、 劳保用品穿戴是否齐全、规范。 2、 工作票上写的设备是否与现场设备名称、编号相对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