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专业管理缺乏手段 安全生产管理提倡“预防为主”,要求对各生产环节达到可控、能控。弱电设备不同于强电设备的地方在于: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相对较为直观、可监视,而弱电设备高度集成化的特性,使得计算机系统运行,特别是软件运行具有较多的不可控性,也使得弱电设备的运行状况难于监测。目前,随着电网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无人值班站投运,电网监控行使职权,通信、自动化系统运行状况多了一层监视、管理环节,但这层环节基本上处于管理系统的末端,即只起到结果监视的作用,对于过程管理的作用明显不足。 1.4 设备管理缺少依据 (1)强电系统对设备的管理有一整套评价依据如《设备评级标准》等,但至目前为止,对通信、自动化设备的评级、分类标准仍未出台。 (2)设备的使用年限问题。强电设备不仅对设备使用年限作了明确规定,且对设备损坏、老化的确认提供了各方面的技术参数要求。而弱电设备却没有明确标准,虽然目前已有电子产品使用年限的相关标准,但通信、自动化设备的全天24h的运行特性决定了通信,自动化设备不同于一般的电子产品,其使用年限、老化程度需要有确定的标准。 (3)设备大修预试、大修周期等问题。强电设备对大修周期的要求,大修预试的项目、程序的确定,结论的评价已经有较完备的标准;而弱电设备却没有这一系列的规定,且弱电设备的运行基本上是软件运行,因此大修的项目、程序,结论缺乏可对比的技术标准,使设备维护,检修缺少目的,也使专业管理工作处于盲目状态。 因此,目前行业内包括专业生产厂家对弱电设备的一些重要参数如通道误码率、误发数据等都未确定可判别的分界点,使得通信、自动化设备运行过程的监视失去应有的效果,因此专业人品对弱电设备的健康水平的判别缺乏参照依据,也使设备管理工作存在随意性。如:2005-01-02,湘西某110kV变RTU紊乱问题,故障之前RTU曾误发信号,但误发数据达到了什么程度是表明分站系统已经出现故障,专业人员缺乏明确的判断依据,因此对误发信号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设备监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1.5 仪器仪表无法校验 测试通信、自动化运行参数的仪器仪表如钳形电流表、误码分析仪、通道测试仪等,目前省公司中试所无法校核,弱电设备的运行状况、运行参数测试的正确性缺少有效的保障。 基于上述在弱电管理中碰到的难题,调度所充分征求专业人员意见,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但难于从根本上解决弱电专业规范管理的问题,这有待于从管理、制度,考核等各方面共同改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