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

电工基础知识_电工技术-电工最常见电路

居民住宅供电系统的保护性接地

时间:2013-04-10 10:58来源:未知 作者:y930712 点击:
下面介绍不宜采用TNC系统的原因,以及新规范中的三种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和故障防范。 一、不宜采用TNC系统 用电设备的接地,一般分为保护性接地和功能性接地。保护性接地又

下面介绍不宜采用TN—C系统的原因,以及新规范中的三种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和故障防范。
一、不宜采用TN—C系统
用电设备的接地,一般分为保护性接地和功能性接地。保护性接地又分为接地和接零两种形式。所谓“接地”,是指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直接的电气连接。而接零则是指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线(PE)或PEN线与供电系统的接地点进行直接电气连接(交流系统中,接地点即为中性点)。
TN—C系统被称为三相四线系统,整个系统的中性线(N)与保护线(四)是合一的,称四N线(图1)。由于TN—C系统中采用的是保护接零,即用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PEN有良好的导线连接。当用电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由于四N线阻抗小,较大的短路电流使保护装置迅速动作,反应灵敏度高。但由于TN—C系统需要依靠凹N线中的不平衡电流来维持三相电压的均衡,所以TN—C系统一般适用于三相负荷较平衡的场合。目前,住宅用户却绝大部分是单相用户,难以实现三相负荷的平衡,四N线中将有较大的、不稳定的不平衡电流流过,而且大量家电设备(如日光灯)使用中产生的高次谐波也叠加到中性线N上,使中性点接地电位偏移。一旦PEN线发生断路故障或PEN线接触电阻增大时,中性点电位将严重地偏移,使家电设备外露可导电的金属外壳带电,造成电击事故的发生。而且接地故障最易引发电气火灾。所以新规范中已明确规定居民住宅供电不再使用TN—C系统了。
二、规范规定采用的供电系统
1,TT系统亦为三相四线系统系统有一点直接接地,系统无PE线。用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保护(PE)线接至与电力系统接地点无直接关联的接地极(图2)上。TT系统的特点是中性点N与保护接地线PE无一点电气连接,即N与PE线是分开的,适用于公共电网供电的住宅,一般每幢住宅楼各有单独的接地极和PE线。所以木管三相负荷是否平衡、中性线是否带电,PE线均不会带电,用电设备外露导电部分亦不会带电,保证了使用安全。当用电设备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TT系统单相短路保护的灵敏度比Iw系统低(TT系统以大地为故障电流通路,与电源和PE线的接地电阻有关,故障电流小),熔断器和断路器往往不能立即动作,造成设备外壳带电。所以必须采用漏电保护器来切断电源,才能提高TT系统触电保护的灵敏度,使TT系统更为安全可靠。
2:TN—S系统,也称三相五线制系统该系统是三相四线加PE线的接地系统。整个系统的中性线(N)与保护线(PE)是分开的(图3),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接到PE线上。一般当住宅楼内有独立变电站时便采用TN—S系统。由于TN—S系统中性线N与保护接地线PE除在变压器中性点共同接地外,两线从变电站低压母线处便分开了,所以与TT系统一样,不管中性线N是否带电,PE线均不带电,与跳线连接的设备外壳同样均不会带电。而且在TN—S系统,发生电气故障时,通过四线接地电流较大,一路熔断器、断路器都能动作切断电源(灵敏度高)。因此,TN—S接地系统明显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在用户配电箱内,PE线与接地线排的总接地端子板连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