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和自动装置。
2、主动配电网的概念, 主动配电网是分布式电源高度渗透、功率双向流动的配电网络。高度渗透指接入的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网的潮流、短路电流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使得传统配电网的规划设计、保护控制、运行管理方法不再有效。可以说,传统配电网正在向主动配电网转变。 随着以风电、光伏发电等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的渗透率日趋升高,传统配电网的架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同时,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做为大规模间歇式能源具有较大波动性,对电网的稳定安全带来影响;还有,电动汽车的充放电对电网的潮流也带来波动,等等。因此,需要对并网机组和充放电装置做好监视和控制,而这些正是主动配电网的功能所在。 3、主动配电网有四个特征,一是具备一定分布式可控资源,二是有较为完善的可观可控水平,三是具有实现协调优化管理的管控中心,四是可灵活调节的网络拓扑结构。 “可观性”体现在,主动配电网控制中心可以监测到主网、配电网和用户侧的负荷和分布式电源的运行情况,在此基础上利用态势感知技术预测其发展状态,提出优化协调控制策略。“可控性”体现在对分布式电源、储能、负荷等的灵活有效控制上。当优化协调控制策略制定出来以后,通过控制中心能够实现有效的执行。 通俗地讲,主动配电网有更大的可观测范围,能掌握更多信息。目前对电网的监测范围只能到配电网,没有办法知道用户更多的实际用信息,比如说,有没有使用空调、安装光伏,有哪些重要设备,更不可能知道用户的用电行为习惯,什么时候洗衣服、开空调……主动配电网却可以知道这些信息,进而主动服务用户,满足用户的需求。 它通过自动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数据分析掌握相关信息,为用户提供最优方案。供电企业事先可以将网络和负荷准备好,提醒用户在合适的时机选择用电等。用户可以随时查询到实时的电价,来调整用电行为,节省电费支出,还可以查询到周边分布式电源有哪些,自主选用,实现一定区域内的电力资源最优分配等。 主动配电网的“主动”,还体现在对有可能出现的危险进行预判,并制定一定应对策略,通过控制中心有效执行,而不是像传统配电网只能在故障发生后才被动地采取措施。 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即将遭遇暴雨时,哪些线路有可能遭遇雷击,可以通过控制中心对电流进行控制,使其绕过这些线路,防止大面积停电的发生,这需要用上一项关键技术——态势感知技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