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层建筑的防雷工程施工,图纸审核和检查中常发生如下问题:
建筑物防雷的类别、等级的区别
几个规范对建筑物防雷的类别、等级都做了明确的规定,但一些设计中,没有注意到类别和级别的区别,因此,防雷的措施也不一 样,例如,某高层建筑高度为100m,按GB50057-94使用性质划分为第三类防雷建筑,但按JGJ/T16-92划分为第一类防雷建筑,在楼顶安装避雷带(网)分别为20×20m和10×10m,该建筑物超过100m,按规范计算公式,建筑物高度超过或等于100m时,遭受的雷击此时与它的高度成正比,显然按照三类标准作出的设计存在不少隐患。
在商品建筑中避雷针高度计算时,将楼面直接延伸作为滚球的参考平面进行计算。
滚球法师利用电场强度越大越容易首先放电的原理确定的。通常将地面作为支撑面,以避雷针尖作为支撑点,滚球在地面滚动,若球面不与被保护物相交。则保护对象受到保护。在这里,由于地面支撑点和作为接闪器的避雷针尖与作为异性电荷集中的球心的距离最近,首先界山,因而起到保护作用。这两点都能承受雷电流的泄放作用。在高层建筑中,楼面尺寸有限,滚球的支撑点不在楼面上,不能承受雷电流的泄放,只用于地连接的避雷带(网)才能起到泄放作用,因此,不能把大楼向外延伸作为滚球的参考平面计算避雷针的高度。
对电子信息系统设备耐过电压冲击的能力认识不足。
建筑中往往配用大量电子信息系统,GB50343-2004规范中对这类设备的电源、信号线路的过电压保护措施作了明确的规定。由于这类设备的机房,控制室大部分安装在楼层底部或中间部分,建筑物对来自空中的电磁脉冲干扰有所衰减,但对从电源、信号线路传入的过电压袭击丝毫没有减弱,设计者往往忽视到这点。
低压电源系统接地形式
低压电源系统接地有多种形式,在《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中作为强制性执行条文规定: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有TN-S系统的接地方式。TN-S系统的接地方式具有采用共用接地网、地电位低。当电源发生故障时脱扣装置容易动作等特点,目前已被广泛采用。但几年前的建筑中采用这种方式少,TT方式较多,地电位高,当电源发生故障时限扣装置不容易动作。
对高层建筑的防雷设计比较科学的方法是首先进行雷电风险评估。
雷电风险评估综合了建筑物所处的地理、土壤、气象以及建筑物使用、设备等情况,进行高层建筑防雷设计时,不能单纯的从建筑物使用性质来确定防雷类别。
全面执行防雷管理办法,提高产品和工程质量。
目前,市场防雷产品种类繁多,施工工程已经放开,在图纸审核,检测中发现一些防雷产品(防雷模块)无法从网上查到其厂家和技术参数,电源防雷器的安装位置、级间距离,导线截面积也与规范规定相差甚远,节日彩灯安装在避雷带上到处可见,因此,建议在加强图纸审核时,也应该加强对防雷产品,施工质量的管理和验收工作,特别是加强设计、施工资质的考核管理工作。
(责任编辑:admin) |